
榜样力量
北工院榜样 | 张春芝: 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张春芝,女,工学博士,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人才,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机电专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特色高水平机电专业群带头人、北京市特高专业带头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指委秘书长。
坚定信念,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 张春芝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她恪守学术道德,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敦品励学、潜心育人。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融入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和支部书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学院营造了一个尊师爱教的环境,学院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所带领的机电支部被评为“北京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敢于创新,潜心培养“工匠”人才 张春芝教授坚持教学一线,热心教书育人,教学水平精湛,先后承担《自动生产线》、《单片机控制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她认真钻研教学教法,积极推行“三教”改革。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接世界技能大赛,精心设计,编制教学方案,开发大量的动画、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主讲的《自动生产线》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此外,还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先后编写了《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智能机器人技术》等10余本教材,被全国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其中,主编的《自动生产线》新型教材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教材结构体例被广泛借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她探索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学做训一体”,开展MOOC、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岗课证赛”一体化考评体系,利用VR、MR等信息化技术,将虚拟化的工作场景引入课堂,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新生态,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北京自来水集团、燃气集团、京港地铁、施耐德等知名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匠”人才。作为指导教师,她先后带领学生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2018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勇立潮头,始终与中国职教同频共振 作为专业带头人,张春芝教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紧跟国家职教改革步伐,先后主持国家“双高”重点专业群建设、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等重大改革建设项目,成果突出,探索出一种专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样板模式。 国家示范建设时期,她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创新“专业平台+岗位需求+拓展提升”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了“双元身份、双元管理、双元培养、双元评价”的“中国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四高”机电技能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后示范建设时期,她借鉴德国IHK认证和胡格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考核评价多层面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负责人,精心策划、顶层设计,组织开展胡格教学模式试点和IHK认证等工作,《德国胡格教学模式“本土化”实践与创新》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北京市特高建设时期,她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布局和北京市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牵头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提出“对接国家战略、聚焦智能设备、服务首都新定位、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思路,致力城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积极推动双元育人深化落地,与施耐德、京东集团合作共建施耐德电气工程师学院和京东智能设备工程师学院,双双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建设项目;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冬奥会举办,与张家口职院合作办学,培养冬奥场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她锐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据新技术、新产业、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化、一体化“四新两化”要求,推进专业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构建智能贯通的结构化课程体系,创新 “三方参与、五面融通、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专业改革成果获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率先垂范,打造一流国家级教学团队 张春芝教授从机电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到机电学院副院长、院长,一直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头羊。她乐于奖掖后进,对年轻教师不仅勤加提携,更倾囊相授。团队教师既能得张春芝教授治学之法门,更为其人格魅力所浸染,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她不断探索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律特点,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渗透,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团队“三全育人”成果显著,入选教育部“十佳创新案例”,获教育部一等奖。 她通过《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团队建设能力,建立团队长效运行机制,组织实施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国际人才培养能力等“五大能力提升工程”,团队水平大幅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创新团队。 服务社会,行业知名、影响广泛 张春芝教授积极在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发表论文30多篇,取得国家专利12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项。长年兼任北京机电开发公司技术部经理、北京电气安全研究所技术部主任,是华航唯实、中船集团等特聘专家,先后为企业开发了智能电机综合保护装置等11个新产品,推动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在业内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她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电工项目、人社部国家一类赛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赛项、工信部全国工业机器人大赛的专家组长、裁判长,连续三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多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称号。 作为自动化专指委秘书长,她参与了国家自动化类专业目录修订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标准》、《高职院校机电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以及“1+X”证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能等级标准》、《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作为核心专家,参加了全国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命题和考证工作。在机械行业组织有关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专家作用,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